可能是因為近期疫情的影響,各種“宅經濟”、“懶經濟”的火熱,身邊最近咨詢掃地機器人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作為智能清潔家電類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掃地機器人早已經不再是那個只存在于購物頻道中的“稀奇玩意兒”,而是已經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了很多家庭的必備家電產品。
我們最近剛好收到了石頭科技推出的T8 Plus集塵套裝,借著這款產品,可以看看現在一款3000元檔位的掃地機器人在家庭清潔能力上有怎樣的能力和表現。
足夠智能的避障和建圖能力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概念:掃地機器人自誕生之初都被稱之為“機器人”。這是跟其他所有的智能家電設備不一樣的,正如你家的洗衣機并不會被叫做“洗衣機器人”,電視叫做“顯示機器人”。
這是因為雖然同為智能家電類的產品,掃地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和使用要求是迥異于其他家電設備的。它不僅是一個能吸能掃的“電子掃帚”或者是“電子拖把”,更關鍵的是還要學會應對復雜、多變的家居環境,能在沒有人為干預,或者是盡可能少的人為干預情況下進行自主清掃,這就要求它要有足夠強的環境判別和分析處理能力。
相信我,是否足夠自主和智能,才是拉開掃地機器人體驗差異最大的地方。不然你一定會被家人抱怨:掃地機器人又被自己困在臥室出不來了.......(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
T8 Plus作為一款升級版產品,幾乎在所有的核心賣點上都強調了智能。我們都知道,決定掃地機是否智能最重要的指標一個是避障技術,另一個就是路徑規劃背后的建圖能力。T8 Plus采用的是結構光主動測距避障方案,大家并不陌生,原理跟iPhone的結構光面部識別類似。只不過它主要是通過測算周圍的深度信息來感知環境特征,實現躲避障礙的能力。
有了這項技術的T8 Plus,在主動避障能力上相比一般的掃地機器人要明顯強了不少。避開一些沙發、桌椅這些自然是小兒科。最主要是T8 Plus在判定了與家具或者障礙物的相對準確距離之后,能夠提前進行進規劃,做到提前的避障,而不至于像一些其他產品那樣一定要沖上去“碰一下”,然后才晃晃悠悠躲開。
更加精準的避障能力,對于掃地機器人自身使用安全,或者是避免家具物品的損壞是大有裨益的。比如T8 Plus能夠清楚地知道沙發與地面的相對高度,以免機身被卡在當中;它也能夠自主判斷地面的高低落差,不至于滾落下樓梯“自殺”。這些能力,都是在得到了相對精準的深感環境信息后才得到的。
在這套避障算法的基礎上,T8 Plus還加入了障礙物識別的功能。目前能夠識別出27種常見的障礙物,比如鞋子,排插等等。在識別到這些物品之后,掃地機器人能夠根據物品種類動態調整避障。
在建圖能力方面,T8 Plus除了常規的2D和3D精準地圖之外,還多了一個AR & Matrix 地圖的功能。它需要結合iPhone 13 Pro這樣的配備后置dToF雷達傳感器來使用,可以精準掃描當前房間的環境狀態生成一個更加精準、立體的AR 地圖,更加有助于掃地機對于周遭環境的精準感知。
強大的避障算法,配合高精準的地圖,讓T8 Plus擁有了相當不俗的復雜環境適應能力。這次的測試環境是我們的場景影棚,這是一個比多數普通家具環境還要復雜的清掃環境,包含了各種家具、攝影燈具、器材、產品等等。
在這么一個復雜的環境下,T8 Plus不僅能夠很好地躲避各種障礙物,還能夠盡可能清掃到各種角落。這一點,你們可以從地圖上的清掃路徑就能看出來,基本上能夠覆蓋到的犄角旮旯,T8 Plus都仔仔細細的走了一遍。
標準模式就已經夠干凈了
智能化之外,再來看看T8 Plus的清潔能力。
和這個價位段的主流產品一樣,T8 Plus也同樣具備掃拖一體的能力。當前很多智能掃地機都在清潔能力上重點宣傳“大吸力”這一指標。T8 Plus這一次相較于上一代將機器的吸力提升到了5100Pa,也就是清掃模式中的MAX+模式。
理論上,吸力越大清潔能力也就越強。不過對于多數的家庭環境,T8 Plus的標準模式就已經足夠了。實測下來,細小的灰塵、米粒、紙屑在標準模式下T8 Plus都能吸得非常干凈。大多數情況下,T8 Plus的標準模式都是夠用的。相比之下,5100Pa的大吸力模式往往還要在噪音、續航等方面做出一定的犧牲。
由于機身的構造,導致家里面的墻角、墻邊一直都是掃地機器人的清潔死角。T8 Plus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加入了一個動態可調速邊刷的功能。在正常的環境下,掃地機器人會降低邊刷的轉速,防止高轉速的邊刷將垃圾和灰塵彈開。
當掃地機檢測到墻角、墻邊區域時,又會將邊刷的速度提升到更高的轉速,這樣邊刷能夠將墻邊墻角的灰塵、垃圾掃出死角區域,然后將其吸走。
這么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盡可能避免墻角區域積攢各種灰塵和毛絮,經過清掃之后的,即便是一些死角區域也很難肉眼看到明顯的灰塵。
我也重點體驗了T8 Plus的拖地能力。同樣是在最常見的“標準”模式下,測試了包含咖啡、奶茶、番茄醬甚至是油脂等多種常見的地面污漬。T8 Plus都能夠很好的將其清潔干凈,并且能夠做到不留痕跡。
濕拖前后的效果對比
T8 Plus在拖地的時候,拖布能夠產生高頻震動,從而有效瓦解地面的臟污。相對前面提到的常見的流體污漬而言,比較難的是一些固態的污漬。比如干了的醬油,濕鞋底踩過地面后形成的印跡干后等等。
在面對這些頑固污漬時,還可以選擇“精細擦地“或”深度慢拖”模式,該模式對于污漬的浸潤時間更長,能充分軟化頑固污漬。當然,該模式下的擦地時長也會相應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在水箱中只用到了清水。即便如此,多數的污漬都能夠被輕易地清理掉,如果搭配專門的清潔劑來使用,T8 Plus的清潔效果還會更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T8 Plus還加入了快捷指令的功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喜好設置對應不同的指令。比如飯后清潔廚房和餐廳,全屋的先掃后拖等等。結合本身的定時清掃功能,快捷指令能夠讓掃地機器人更加智能化。
它完全可以實現在吃完晚飯之后,無須人操作,自己進行廚房和餐廳進行清潔,這一點更是體現了T8 Plus作為一個“機器人”應該具備的智能化能力。
一年只需倒6次垃圾
和T8一樣,T8 Plus這次也有自動集塵模塊可以選擇。使用過掃地機器人就知道,它們用起來最不“優雅”的環節就是清理塵盒以及清洗拖布,尤其是如果你家有寵物,清理塵盒的時候往往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很容易弄得各種毛發漫天飛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T8 Plus集塵模塊配備了一個2.5L的大塵袋,其自身具備27000Pa的超強吸力。當掃地機器人完成清掃之后,T8 Plus會自動將機器人內部的灰塵吸附到塵袋中,無須人為干預。
好處是,根據一般家庭的清掃量來算,有了這種自動集塵功能的T8 Plus一年只需要倒6次垃圾。并且這個塵袋也是經過了特殊的設計,裝滿之后直接卸下來拉緊就扔,不會有灰塵的溢出。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問題是耗材的成本。比如塵袋就屬于一次性的耗材,按照官方給出的一年6次的更換頻率來看,每年還需要額外購買4個左右的塵袋才能保證使用(標配兩個)。
參照之前T8集塵版的價格,官方塵袋的售價為55元/2個。這意味著,每年在塵袋上的耗材成本應該是在100-200元左右。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專用清潔劑(99元/L),這應該就是一年所需要的主要耗材成本。
我始終認為:優秀的智能產品,應該能讓人忽略它的存在。
很多影視作品、科幻文學一直就暢想過未來的生活場景:大多數日常的家務、工作都能夠被智能設備或者是機器人來替代。在當前的智慧家居場景展示中,通常也會有一個美好的愿景:回到家之后,燈、電視自動打開,空調已經提前調整好了房間的溫度,掃地機器人在你回來之前已經完成了家庭的清潔.......
雖然跟電視、空調這樣的傳統家電相比,掃地機器人面臨的任務更加復雜,要解決的問題也更多。但從T8 Plus上,其實我已經能夠體驗到這種智慧生活帶來的便利:其強大的避障和清潔能力,能夠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對復雜的家居環境進行自主清潔,很大程度上解放用戶的雙手。
借助智慧清潔能力,T8 Plus就如同童話中悄悄幫青年燒水做飯的“田螺姑娘”一樣,在你回家之前就能夠搞定家居環境的清潔。這種能力,其實就值得很多沒有嘗鮮過掃地機器人的家庭為之買單。